文獻分享:功能性身體症候群的DNA甲基化特徵

列印

功能性身體症候群(FSS)為醫學上無法解釋的症狀,而這症狀會導致顯著的痛苦與損害。最著名的FSS有:慢性疲勞症候群,特徵是疲勞和類似流感的症狀;纖維肌痛症,特徵是廣泛疼痛的症狀。深入了解造成這些嚴重疾病的病理生理學過程至關重要。FSS的病理生理學是多因素的,並且在過去幾十年中引發了廣泛的研究。

壓力(如:童年創傷、慢性壓力、關鍵生活事件)以及壓力反應身體系統的改變,是 FSS發展與維持的重要因素。最被經常研究的壓力反應身體系統為FSS,可能是由於其對於醫學上無法解釋的症狀之調節過程,扮演著關鍵的腳色。

表觀遺傳學現象已經越來越受到FSS研究者的關注,因為表觀遺傳現象是相對穩定的生物學變化,會因為環境因素與壓力而表現。最為人們了解的表觀遺傳學現象是DNA甲基化,可以在各種組織中被檢測到,包括全血、外周單核細胞(PBMCs)和特定細胞類型,如T細胞。

簡而言之,DNA甲基化就是指甲基分子附著到胞嘧啶殘基的5' 碳位置的過程,這些殘基通常存在於基因的啟動子區域,對基因表現具有功能意義。在這些區域,高程度的甲基化通常與基因表現的降低有關。

由於極端和/或持續的壓力可能會誘導DNA甲基化的化學修飾,因此引出了一個問題:在涉及壓力的情況下(例如FSS),DNA甲基化是否可能被系統性地改變,並通過改變的基因表現,對疲勞和疼痛等症狀而有所影響。

本篇文獻共納入了十六項研究(N = 957)。在候選基因研究中,NR3C1基因內的特定位點被識別出來,這些位點在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中,相比健康對照組,呈現了低度甲基化。在慢性疲勞症候群的全基因組研究中,發現LY86有一個低度甲基化的位點,以及HLA-DQB1有多個高度甲基化位點。在纖維肌痛症的全基因組研究中,發現HDAC4、TMEM44、KCNQ1、SLC17A9、PRKG1、ALPK3、TFAP2A和LY6G5C具有不同的甲基化位點。

患有慢性疲勞症候群和纖維肌痛症的個體,似乎有改變特定基因的DNA甲基化之特徵,而這些基因能調節細胞信號和免疫功能。在慢性疲勞症候群中,有初步證據顯示這些基因參與了關鍵的病理生理學變化,如:皮質激素分泌不足和低度炎症,並導致這些患者經歷嚴重的症狀。

文獻引用

Fischer S, Kleinstäuber M, Fiori LM, Turecki G, Wagner J, von Känel R. DNA Methylation Signatures of Functional Somatic Syndromes: Systematic Review. Psychosom Med. 2023 Oct 1;85(8):672-681.

06-03-2024 updat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