表觀遺傳時鐘與老化的關係

列印


人們在判斷一個人的年齡時,往往會藉由外觀來觀察,好比是否白髮蒼蒼、是否皮膚有皺紋、是否行動遲緩…等。「老化」被視為是一個人必然的歷程,但老化程度可不是僅憑外貌就能定奪的。近年來,科學家們陸陸續續從 DNA 的層面,來精確地評斷一個人的老化程度。

老化過程伴隨著細胞的顯著變化:包括蛋白質錯誤折疊、基因組不穩定、端粒縮短、表觀遺傳改變、蛋白穩定度喪失、營養感應失調、線粒體功能障礙、幹細胞耗竭、細胞衰老以及細胞訊息傳遞的改變等。因此,老化的過程可說是極其複雜,必須要用更全面的方式,客觀地研究老化。

隨著人們日益認識到表觀遺傳改變在老化中的關鍵作用,「DNA 甲基化程度」已被用作衡量生物年齡的指標,目前被稱為「表觀遺傳時鐘」(epigenetic clock,包括 Horvath 時鐘、Hannum 時鐘…等)。表觀遺傳時鐘由數個 CpG 位點組成,這些位點的 DNA 甲基化程度,也被用於測量個體的真實年齡。

表觀遺傳年齡(epigenetic age)與發病率、死亡率及其他因素的相關研究指出:表觀遺傳時鐘在老化背景下,具有風險預測和識別之潛力。因此,利用表觀遺傳時鐘來研究老化領域變得尤為重要,其中生物老化的準確測量、風險預測與識別以及有效干預的探索是至關重要的部分!


參考文獻:

[1] Bell, C. G., Lowe, R., Adams, P.D., et al. (2019). DNA Methylation Aging Clocks: Challenges and Recommendations. Genome Biol, 20 (249).

[2] Duan, R., Fu , Q., Sun , Y., & Li , Q. (2022). Epigenetic Clock: A Promising Biomarker and Practical Tool in Aging. Ageing Research Reviews, 81 (101743).

[3] Kabacik, S., Lowe, donna, & Fransen, L., et al. (2022).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pigenetic Age and the Hallmarks of Aging in Human Cells. Nature Aging, 2, 484–493.


2024-11-22 updated.